新闻资讯

冰箱行业走入存量时代,差异化竞争指向“显隐共生”与AI赋能


技术参数内卷的竞争红海与功能拓展、设计创新、AI应用等差异化价值开辟的蓝海赛道,正同时存在于今天的冰箱市场。

过去一年,中国冰箱行业在“以旧换新”等政策扶持下取得了稳步增长。2025年一季度,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量与零售额分别实现2.7%3.8%的同比增长。

然而,政策红利并非长久之计,中国冰箱保有量已突破5亿台,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。面对此背景,企业如何通过差异化创新挖掘增长潜力,成为行业核心议题。

01 行业新常态:存量竞争下的矛盾与机遇

冰箱市场正站在一个充满矛盾与机遇的十字路口。存量市场与品质需求并存成为行业最显著的特征。

一方面,中国冰箱保有量已超过5亿台,其中定频、直冷等“老破小”产品占据相当比例,催生出约3600万台的年换新潜力。

另一方面,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正催生着品质化、场景化新需求。

GfK中怡康白电事业部总经理王宏吉指出,受“国补”政策对品质消费的精准拉动,一季度冰箱中高端市场表现亮眼。线上6000-8000元、8000-10000元价格段产品零售额增幅分别达到37.4%89.6%

“后国补时代”的行业焦虑已然显现。政策的本质是激活存量需求,但行业若仅靠补贴驱动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
一旦政策退出,市场将面临巨大挑战。如何通过真正的差异化创新挖掘用户价值,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。

02 显隐共生:从技术炫耀到生活融入

在当前行业环境中,“显”与“隐”正成为冰箱产品进化的两大方向。“显”是技术硬实力的外化,表现为精准温控、科学分储等技术持续突破。

例如,西*超氧真空舱冰箱通过AI真空零度舱实现±0.2℃温度波动控制,让冰箱从“保鲜工具”进化为“家庭健康管理中心”。

“隐”则体现为科技与生活的无声融合。降噪设计将运行声量压至35分贝以下,嵌入式设计消弭家电与家居的边界。

据中国家电网用户调研,在重装或新房置办家电时,78.6%的用户倾向于选择各类嵌入式冰箱。

*“表面0落差,侧面0距离”臻全嵌系列、容声“正面不凸出,侧面不留缝”双净MAX冰箱等产品,通过极致的尺寸把控与设计巧思,实现了冰箱与家居美学的深度融合。

03 大小无界:容积率革命与场景细分

在容量选择上,“大与小”的边界被重新定义。消费市场呈现出 “求大”与“求小”并行的独特趋势。

大容量冰箱成为多人口家庭的刚需。数据显示,3-4人家庭占比58.08%500L以上大容量冰箱已成为线下主流。

这些产品通过多温区独立控温、场景化存储设计,满足食材多元化储存需求。

小容积产品则通过“毫米级空间革命”开辟新赛道。家庭小型化趋势显著——我国家庭户均人口从2010年的3.1人降至2020年的2.62人。

在此背景下,容声515方糖冰箱以60cm宽度实现400L+容积,美的427L餐边柜冰箱则在普通200L冰箱占地面积下,实现了63.4%的高容积率。

04 AI赋能:从技术炫技到用户价值

AI技术正成为冰箱差异化竞争的新战场。AI应用正从“参数噱头”变为“痛点解决方案”。

在食材管理方面,卡*AI智慧眼系统可识别210种食材并生成库存地图;保鲜技术上,博*全域智净T3冰箱通过12大智能场景模式实现最长13天保鲜。

行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让AI在技术普惠、场景深耕与价值升维中找到平衡点。数据显示,43.15%消费者期待AI功能简化操作,老年群体对复杂交互接受度低。

*“轻量化AI”通过云端大模型降低成本,为普及智能功能提供了新思路。

过度复杂的功能堆砌、高企的价格门槛,让部分消费者对AI持观望态度。T*实业白家电BU冰箱结构所所长唐先生认为,冰箱企业可通过AI技术构建多场景智能解决方案,推动技术落地与用户体验升级。

05 以旧换新:激活存量市场的关键引擎

以旧换新政策正成为撬动冰箱存量市场的杠杆。数据显示,中国冰箱保有量超5亿台,其中直冷、定频、两/三门、小容量等“老破小”产品是存量市场的“大头”。

消费者换新动机多元化。调研显示,约70%的消费者将“政策补贴”与“功能落后”视为换机核心动因。

具体来看,政策驱动占29.06%、功能提升占26.58%、容量不足占25.81%

在价格段选择上,3001-5000元价格段需求占比近五成,400-600L容积最受青睐。这意味着中等价位的主流产品成为换新市场的主力军。

对企业而言,不仅要抓住政策机遇,更要研发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新品,并做好营销和服务,如提供免费拆运、延长保修等增值服务。

06 价值重构:从功能竞争到生活意义的创造

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,冰箱企业需要重塑创新坐标系。差异化竞争需超越“技术参数内卷”,转向“用户价值深挖”。

具体而言,保鲜技术需从“延缓腐败”升级为“营养留存”,空间设计需从“分区存储”进化为“场景化解决方案”,智能化需从“功能叠加”转向“情感联结”。

技术普惠成为产业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。面对高端市场与大众需求的割裂,头部企业可通过前沿技术突破树立行业标杆。

中小品牌则借助模块化设计、生态合作实现技术下探。

可持续发展理念正融入产品创新。企业应将创新视野从产品生命周期延伸至社会大循环,通过模块化设计延长产品使用年限。

借助以旧换新体系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,利用AI技术减少食物浪费与能源消耗。

*家用电器(中国)有限公司制冷产品事业部高级副总裁指出:“当前消费者需求已从基础保鲜升级为‘场景适配、智能互联、美学融合’的综合体验,技术创新必须服务于真实的生活场景,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。”

冰箱企业的竞争,正从单一技术参数的比拼,转向对用户生活方式的全面理解与融入。未来谁能更好地把握“显隐共生”的设计哲学。

实现AI技术的真正普惠,解决“大小无界”的空间效率问题,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开辟新增量,赢得这场价值竞争的长跑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