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冰箱厂商必看!能效新国标2026实施,节能门槛飙升40%,产品升级迫在眉睫!
行业重磅! 市场监管总局(国家标准委)于2025年6月23日正式发布GB 12021.2—2025《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国家标准(即新版电冰箱能效国标)。新标准将于202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,这是该标准自1989年首次制定以来的第五次修订,标志着行业节能门槛将迎来大幅跃升!
对冰箱厂家及品牌方的核心影响与机遇
适用范围显著扩大:
新国标不仅涵盖传统的电机驱动压缩式家用电冰箱,更首次将容积≤60L的半导体制冷器具纳入监管范围。
厂商行动点: 需重新评估现有及规划中的产品线,特别是小型制冷产品(如半导体车载冰箱、迷你冰箱等),确保其符合新能效要求。
能效要求大幅跃升,准入门槛空前严格
新标准大幅提升了各能效等级的指标要求,显著加严了耗电量限定值。这意味着现行能效标准下的部分产品,将无法满足新国标的最低要求(甚至部分现行一级能效产品可能降至新标准的二级或三级)。
震撼数据: 以市场主流的500L对开门冰箱为例,现行一级能效的日耗电量要求为0.92度,而新标准将严苛降至0.55度,降幅高达40%!
厂商行动点: 亟需投入研发资源,升级核心技术(如高效压缩机、变频技术、优化制冷系统、强化保温性能),以实现能效突破,否则产品将面临淘汰风险。
新增“容积利用率”硬性要求
新国标首次引入容积利用率指标,旨在规范产品标注的有效容积,打击“虚标容积”。
鼓励方向: 明确鼓励企业采用高性能、小体积的绝热材料(如VIP真空绝热板),在保证甚至提升保温效果的同时,优化箱体结构,增加实际可用空间。
厂商行动点: 产品设计与材料选择面临革新压力。需评估现有发泡技术与结构设计,积极应用更先进的绝热材料,在满足新能效要求的同时,提升产品的空间效率和竞争力。
推动智能化与电网互动能力
新标准新增了智能电网信号响应能力等要求,引导冰箱产品向智能化、绿色化、电网友好型方向发展。
厂商行动点: 需在冰箱产品中集成或预留相关智能控制模块,开发支持需求响应、错峰运行等功能,提升产品未来在智能家居和能源互联网中的价值。
行业影响深远,节能效益巨大
据权威测算,新国标实施后,预计每年可为我国节约用电约130亿度,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(助力“双碳”目标)极为显著。
对于厂商而言,这既是挑战(技术升级压力、成本控制),更是重大机遇。率先掌握核心技术、推出符合甚至超越新标准产品的企业,将在市场洗牌中占据先机,赢得政策与消费者的双重青睐。
厂商应对策略关键点
技术储备与研发加速: 聚焦高效压缩机、先进变频技术、VIP等新型绝热材料应用、系统优化、智能控制。
产品线规划调整: 重新评估现有产品能效水平,制定明确的升级/淘汰时间表;规划符合新标准的新品开发路线图。
供应链优化: 寻求符合新要求的核心零部件(高效压缩机、VIP板等)稳定供应。
合规时间表: 务必在2026年6月1日前完成相关产品的升级、测试和认证工作。
市场沟通与营销: 提前布局,将符合新国标的高能效、智能化作为核心卖点进行宣传,抢占消费者心智。
新版能效国标的发布,吹响了冰箱行业向更高能效、更智能化、更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号角。留给厂商的准备时间已不足一年! 抓住机遇,积极拥抱变革,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,方能在这场能效升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,并引领行业未来!